钢贸信贷不“缩水” 建材价格或再创新高 |
时间:2011-6-2 18:06:20 点击:3680 |
|
在国家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除了不断高企的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融资成本再度升级成为悬在中小型钢铁贸易企业头上的一把利剑。 面对未来中小企业信贷缩水的普遍预期,在日前举行的2010年度北京地区钢铁营销50强揭晓活动上,来自北京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商业银行的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今年对中小型钢贸企业的信贷额度不会减少,这一承诺也为为数众多的钢贸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谈及如何应对当前的高成本之痛,兰格钢铁网董事长刘长庆建议,要在缩短资金运转周期,压低资金成本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教授常清则从企业经营理念的角度建议,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利用期货和金融衍生品规避风险以及战略套期保值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展望下一阶段国内钢材价格走势,兰格钢铁网专家团成员韩卫东认为,如果下半年国家保障房建设集中释放的阶段正好赶上节能减排或者限电的周期,今年以来一直坚挺的建材价格预计触碰下一个高点,届时可能出现短期的供不应求格局。 去年北京钢价上涨12% 根据成交额、销售量、融资规模等一系列经营指标,中国铁路物资北京有限公司、北京首钢新钢联科贸有限公司和北京京奥港集团等钢贸企业荣膺2010年度北京地区钢铁营销50强。 兰格钢铁网副总经理庄捷表示,总体来看,去年北京50强钢贸企业成交额度增加,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融资规模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50强钢贸企业成交总额达到967亿元,比2009年增加97亿元,增幅为10%;总销售量达到2317万吨,与2009年基本持平。其中,前10家钢贸企业的销售量达到1176万吨,比去年增长13%;单个企业的最高销售量接近400万吨;从2008年到2010年,北京50强钢贸企业销售量连续三年增长的企业达16家,其中的最快增幅超过50%。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三年来,北京50强钢贸企业从钢厂直接进货的比例持续下降,而从经销商间接进货的比例则持续上升。2010年50强企业从钢厂直接进货的比例达到70%,低于2008年的85%和2009年的73.44%。 去年,北京市场钢材销售价格有所回升,同比涨幅达12%,其中优特钢上涨27%,螺线上涨18%,管材上涨11%。从具体钢材品种来看,北京地区仍然以螺线、板材、型材为主,三大品种销售量占到钢材总销量的90%。其中,去年北京市场螺线销量达到1434.9万吨,比上年减少14万吨,在钢材总销量中的比重为61.93%,较2009年上升0.14百分点;管材销量同比减少14万吨。此外,工业用钢增长幅度较大,型材销量稳步增长,板材销量比上年增加约40万吨。 庄捷表示,在巩固首都“大本营”的基础上,北京钢贸企业还在努力开拓新兴市场,以北京为中心,集中向华东和中南西北地区扩散,流向华北、东北地区的销量有所减少。去年,北京50强钢贸企业销往中南、西北地区的钢材总量达到610万吨。此外,北京钢贸企业的终端销售明显增加,已经占到三分之一强。 建材价格或再触高点 到目前为止,我国粗钢日产量已经连续5个月超过190万吨,预计全年达到180万吨/天。 在韩卫东看来,虽然粗钢日产量屡创新高,但是,除建材之外的其他钢材品种销售都很艰难,如板材基本亏损,这表明,较高的钢铁产能已经对市场产生作用,抑制价格进一步上升。 谈及建材价格相对坚挺的原因,韩卫东认为,除了前几年我国钢铁行业调整板带比,使建材产能扩张受到一定影响之外,今年项目开工较晚导致钢材销售旺季后移以及国家保障房建设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对于北京市场建材价格“一枝独秀”的局面,韩卫东表示,今年首钢退出的影响不可低估,后期这种格局可能进一步延续。 在韩卫东看来,目前国内钢材价格已经进入窄幅震荡、相对平稳的阶段,除非淘汰落后、限电以及保障房建设等其他因素出现,否则,短期内钢材价格还将进一步走高。“从中长期的走势来看,今年建材价格预计还会触碰下一个高点,如果国家保障房建设集中释放的时候正赶上下半年节能减排或者限电的周期,届时可能出现短期的供不应求格局。” 对于十分敏感的铁矿石价格,韩卫东认为,今年铁矿石价格将出现回调,预计全年的平均价格不低于160美元/吨。 “在目前粗钢产能高企以及没有实施淘汰落后的情况下,矿粉价格并没有一路冲高,加上印度雨季影响部分产能,预计后期国际矿价再创新高比较艰难。”韩卫东表示,如果按照180美元/吨的价格计算,国内三级螺纹钢的价格应该在5000元/吨。 今年中小信贷不会减少 刚刚过去的2010年,北京钢贸企与金融的结合程度日益加深,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去年北京50强钢贸企业的融资总规模达到45亿元,是2009年的两倍多;其中,融资规模超过2亿元和1亿~2亿元的企业数量均大幅上升,分别增加10%和18%;融资规模不超过1亿元的企业数量反而下降。 今年,在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下,银行信贷额度和成本无疑成为中小钢贸企业最为关心的话题。 “今年国家的融资政策出现了一些变化,信贷额度比较紧张,但是,到目前为止支行已为北京市金属材料行业商会的会员企业发放贷款6亿元,涉及10个客户。”北京银行八里庄支行行长崔永胜表示。 据介绍,自从2005年发放了第一笔中小企业贷款之后,北京银行已经累计为北京钢铁贸易企业发放贷款27亿元;目前已有50多户钢贸企业与北京银行八里庄支行建立了业务联系。 深圳发展银行北京分行市场部总经理王欣同样表示,从目前来看,该行对北京地区钢贸企业的融资规模并没有缩小,而且在持续增加。并且,从融资成本来看,该行在钢材领域的融资成本只有8%,不超过10%。 “去年北京钢贸企业的融资规模为45亿元,按照授信使用余额、开票量或者使用贷款来讲,实际资金量应该达到上百亿元。”王欣指出,可以说,去年整个金融钢贸流通行业的资金量是相对充足的。 货押业务是深圳发展银行只的一大业务板块,今年以来该行对于北京钢材货押业务的授信额度仍在增长。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前后,北京市场的钢材库存不到80万吨,但深发展在押的钢材量已经达到57万吨左右。 浦东发展银行北京分行中小企业部总经理赵可同样认为,在国家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今年银行的信贷额度比较紧张,但是这一次的额度紧张与2008年相比还是有所区别。“2008年大部分商业银行几乎全部收紧中小企业贷款,而今年大部分商业银行的策略却是收大企业贷款、保中小企业贷款。” 不过,在赵可看来,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分析,收紧大企业贷款或者对大企业贷款加价,可能拉长其对中小企业的结算周期,从而使中小企业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谈及在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上的创新之举,王欣坦言,该行正在考虑跳出传统的围绕钢厂做预付的模式,与北京市场中综合实力较强、家底较厚的一级经销企业等大客户开展类似厂商合作的新模式。 赵可同样表示,对比以前的货押、联贷联保以及信用贷款,今后该行对钢贸企业的融资模式有可能延伸到整个供应链,即授信与实际交易结合起来。 |
|
|